麻紡產(chǎn)品的印染加工工藝
1、麻纖維的脫膠與練漂
用作服裝的麻纖維主要是苧麻、亞麻和黃麻,其中苧麻和亞麻的品質(zhì)良好。苧麻和亞麻可純紡加工成麻織物,其織物制成成衣后,穿著挺括,吸濕和散熱快,是夏季服裝的良好面料。
麻纖維收割后,從麻莖上剝?nèi)÷槠?,并從麻皮上刮去表皮而得到麻的韌皮,經(jīng)曬干后就成為麻紡織廠的原料,稱為原麻。原麻中含有大量雜質(zhì),其中以多糖膠狀物質(zhì)為主,這些膠狀物質(zhì)大都包圍在纖維的表面,把纖維膠合在一起而呈堅固的片條狀。紡紗前必須將韌皮中的膠質(zhì)去除,并使麻的單纖維相互分離,這一過程就稱為脫膠。
麻纖維中的膠質(zhì)基本為無定形物質(zhì),在堿、無機酸和氧化劑的作用下可以水解。脫膠的方法一般為“化學(xué)脫膠法”或“生物酶脫膠法”。苧麻與亞麻由于纖維中含有的膠質(zhì)不同,其脫膠具體方法也不相同。
苧麻化學(xué)脫膠的工藝流程為:
扎把—→浸酸—→沖洗—→高壓二次煮練—→水洗—→打纖—→酸洗—→沖洗(—→漂白—→精練 )
扎把是把質(zhì)量相近的麻束扎成0.5—1.0kg的小把,為煮練做準(zhǔn)備。
打纖又稱敲麻,是利用機械的槌擊和水的噴洗作用,將已被堿液破壞的膠質(zhì)從纖維表面清除,使纖維松散、柔軟。
酸洗是利用1—2g/L的硫酸中和纖維上的殘膠等有色物質(zhì),使纖維進一步松散、潔白。
亞麻化學(xué)脫膠的工藝流程為:
亞麻原莖—→選莖與束捆—→浸漬—→干燥—→碎莖—→打麻—→打成麻
流程中浸漬俗稱漚麻,又稱脫膠,它是利用燒堿或微生物來破壞亞麻纖維中的膠質(zhì)。
麻織物的練漂基本上與棉織物的練漂相似,但工藝條件有一定的差異,特別是苧麻織物的絲光是采用半絲光。由于苧麻的結(jié)晶度和取向度都很高,吸附染料能力比棉低得多,通過半絲光可明顯提高纖維對染料的吸附能力,從而提高染料的上染率。如果進行常規(guī)絲光,苧麻的滲透性大大提高,染料易滲透進入纖維內(nèi)部,使苧麻織物表觀得色量降低,并且織物強度下降,手感粗硬。
麻織物脫膠所產(chǎn)生的廢水污染嚴(yán)重,其中有機污染物含量較高。
2、麻織物的染色
由于麻和棉一樣均為纖維素纖維,因而麻織物染色工藝及使用的染料、助劑和棉織物基本相同。但由于麻纖維結(jié)晶度、取向度較高,染料難以滲透到纖維內(nèi)部,著色率差,故染色產(chǎn)品多以淺色為主,和棉織物染色廢水相比,色度稍低。
麻紡織物加工過程中產(chǎn)生脫膠廢水和印染廢水,其中脫膠廢水為高濃度有機廢水,較易生物降解,印染廢水和棉織物的相近。
- 上一條印花分類
- 下一條紡織品的耐貯存色牢度